
新调查:住友商事公司的污染能源投资凸显日本在气候问题上的失败
就在国际社会齐聚马德里,讨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下一步措施之际,一份新的报告披露了日本的政策是如何让一家大型公司获得权力的,这家公司拥抱并投资煤炭和生物燃料等污染能源。强力地球的新报告,”住友商事公司的污染能源贸易:生物质、煤炭和日本的未来,说明了这家总部位于东京的大型贸易公司是如何处于全球煤炭和生物质网络的核心位置的,这些网络开采、切割、融资、运输和燃烧着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燃料。从美国东南部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再到越南,住友株式会社(Sumitomo Corporation)为了给日本发电,正在把全球森林置于危险之中。
“住友商事株式会社正在使日本在国内外气候问题上倒退,”他说罗杰·史密斯,强力地球公司日本项目经理.“当其他国家正在就进一步减排进行谈判时,日本住友商事集团(Sumitomo Corporation)却在继续投资污染最严重的燃料来源,从而加剧了问题。”
“强大的地球”呼吁住友商事公司立即采取并实施“不砍伐森林、不泥炭、不开采”(NDPE)政策,并公开承诺到2030年停止参与全球所有燃煤发电和热煤开采。
不思悔改的污染者——住友商事公司的煤炭业务
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在促进日本煤炭进口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今,随着气候危机日益占据国际新闻头条,日本是七国集团(G7)中唯一一个仍在增加国内煤炭发电量的国家。住友是这一趋势的关键部分;该公司继续拥有和投资煤矿,每年通过这些煤矿向日本供应600多万吨煤炭。
住友在国外建设高污染燃煤电厂方面也走在了前列。该公司目前正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建设新的污染燃煤电厂。Sumitomo与之有关联的一个燃煤电厂——越南的Van Phong 1号电厂——尤其有争议,因为它的建设预计将贡献大约1900人过早死亡不受空气污染的影响。
“即使在清洁能源进展缓慢的日本市场,住友株式会社也落后于同行。通过漏洞百出的政策,住友为自己留下了推进任何数量的燃煤电厂的空间,包括越南的Van Phong 1号燃煤电厂,该项目的污染程度是日本新建电厂的平均污染水平的9倍。该公司还在孟加拉国扩建两座1200兆瓦的燃煤发电站。”朱利安·文森特,市场力量执行董事.
“在2019年建一座燃煤电厂是愚蠢的,科学专家们一致认为,为了实现巴黎气候协议的目标,我们不能再建更多的燃煤电厂了。随着国际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将煤炭视为搁浅资产,并将资金撤出该行业,许多人会质疑住友住友为何继续追求这些高风险交易。”
砍伐森林为燃料-住友株式会社的生物质业务
日本对木质生物质的消费激增正在酿成一场危机。从2014年到2017年,日本用于发电的木屑颗粒进口数量增加了5倍,使日本成为木材生物质的最大消费国之一。保护从大气中储存碳的现有森林对应对气候危机至关重要。增加对生物量的砍伐会使天然林退化,导致森林变成缺乏碳的人工林。在国外砍伐树木、加工木材、漂洋过海运到日本的这一过程需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
住友商事株式会社(Sumitomo Corporation)是日本主要的木屑颗粒和木屑进口商,这两种木材都是用来发电的。住友在进口木屑颗粒市场上占有55%的份额。该公司表示,它打算到2021年控制所有进口生物质燃料的40%,即160万吨。
2017年,住友商事株式会社收购了一家拥有加拿大生物质生产商太平洋生物能源公司48%的股份这引发了人们对英属哥伦比亚脆弱的北方森林砍伐增加的担忧。住友还与Enviva Partners公司签订了木屑颗粒合同,该公司与砍伐美国东南部极度濒危的森林有关。在北卡罗来纳和其他东南部州,对木屑颗粒的外国需求给已经高度退化的景观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美国南部的森林不仅对社区很重要,而且它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温带森林。”山茱萸联盟活动主任丽塔·弗罗斯特说。“这些森林正受到由Enviva领导的木屑颗粒生物质工业造成的伐木的巨大威胁。Enviva的采伐是由像住友这样的海外公司进行的,这将导致我们森林的进一步退化和损失。我们呼吁住友住友停止使用从美国南部进口的木屑颗粒。我们的森林不是燃料。”
气候落后者
而住友银行发布了一项气候政策2019年8月,该计划大幅落后。虽然该公司承诺不开发新的燃煤电厂,但他们对被视为“必要”的电厂留下了一个明显的漏洞,明确将Van Phong I项目排除在外。该政策也缺乏逐步淘汰燃煤电厂或动力煤生产的计划或时间表。住友商事不能既致力于缓解气候变化,又参与扩大煤炭发电。
”住友有机会通过开发真正的清洁能源成为气候变化的捍卫者。”“气候变化是一场影响我们整个世界的危机,我们需要像住友这样的公司引领解决方案的道路。重要的不是他们的言语,而是行动。”
“地球之力”及其合作伙伴呼吁住友商友在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之前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退出燃煤发电和热煤开采,不再将进口森林来源生物质作为燃料来源,在全公司范围内对森林可持续性采取“不砍伐森林,不开采”的承诺,并将投资转向真正清洁的可再生能源。